
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刊载河南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成果(包括新技术、新疗法、新经验等)的原始论文和学术论著,科研法规、科学管理和知识产权方面的论述,科研成果传播和转化方面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以及国内外医学科研动态和学术进展等。主编由第八届、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理事暨河南分会副会长、河南省医学科学院院长张广兴教授担任,十几位省内外医学界知名学者任编委。1992年创刊以来,在政治、学术、编辑、出版等各方面高标准、严要求,赢得了各界的肯定和好评,本刊已被多家权威期刊检索文摘、数据库收录,并被国内各医学图书馆、医学院校、科研部门和医学情报单位收藏。
注意!影响因子并非SCI期刊的唯一标识,需谨慎辨别!
时间:2024-04-18 09:47:23
许多同学可能会感到困惑:既然已经有了影响因子,为何某些期刊仍不被视为SCI期刊呢?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疑问,那正说明了我们今天讨论这个话题的重要性。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ESCI。ESCI,全称为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 Index,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它就像是SCI的预备队伍,尚未正式成为SCI期刊。值得注意的是,如果SCI期刊的表现不佳,它有可能被降级为ESCI期刊。
事实上,在2023年之前,确实只有SCI期刊才拥有影响因子。然而,去年科睿唯安公司做出了一项重要决定:所有符合标准且在2023年1月1日之前被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收录的期刊,都有资格获得期刊影响因子。这一变化意味着,期刊影响因子的覆盖范围已经从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期刊,延伸到了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AHCI)和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 Index(ESCI)期刊。此次变革使得来自3000多家出版机构的9000多种期刊首次获得了期刊影响因子。
换句话说,现在不仅SCI期刊,连ESCI期刊也拥有了影响因子!
可能许多同学对此还不太了解。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很多第三方平台和公众号在推荐期刊时,主要强调的是影响因子,而这也导致了大部分同学在选择期刊时,过分关注影响因子,却忽视了期刊是否为SCI这一重要问题。
因此,大家一定要牢记:
拥有影响因子并不意味着该期刊就是SCI期刊!
为了确保选择的准确性,建议大家直接访问Web of Science官网的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数据库,查看期刊具体被收录在哪个数据库,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误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