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刊载河南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成果(包括新技术、新疗法、新经验等)的原始论文和学术论著,科研法规、科学管理和知识产权方面的论述,科研成果传播和转化方面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以及国内外医学科研动态和学术进展等。主编由第八届、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理事暨河南分会副会长、河南省医学科学院院长张广兴教授担任,十几位省内外医学界知名学者任编委。1992年创刊以来,在政治、学术、编辑、出版等各方面高标准、严要求,赢得了各界的肯定和好评,本刊已被多家权威期刊检索文摘、数据库收录,并被国内各医学图书馆、医学院校、科研部门和医学情报单位收藏。
拔智齿后千万别做这5件事
时间:2025-08-08 15:16:45
智齿,这个现代人颌骨退化的“遗留产物”,常常因为萌出空间不足或角度歪斜而成为口腔健康的隐患。当它斜向生长时,牙冠与牙龈形成的盲袋就像口袋一样堆积食物残渣,引发厌氧菌感染,导致牙龈肿胀、疼痛甚至溢脓。此时拔除智齿成为解决根本问题的选择,但术后护理的疏忽可能让康复过程雪上加霜——那些看似平常的吸管、冷饮或健身计划,都可能成为伤口愈合的“隐形杀手”。
血凝块:伤口愈合的生命线
拔牙后,医生会让患者咬住棉球或纱布30-60分钟,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实则关乎生死——血凝块的形成是愈合的第一步。这个由血液纤维蛋白构成的“天然创可贴”,能隔离外界刺激并促进组织再生。然而,用吸管喝饮料产生的负压、剧烈运动导致的血压波动,甚至一次用力的漱口,都可能像台风掀走屋顶般破坏这层保护膜。临床数据显示,约20%的干槽症(拔牙后骨面暴露的剧痛并发症)源于术后24小时内不当行为导致的凝血块脱落。
冷饮的甜蜜陷阱
“喝冰奶茶镇痛”是常见的认知误区。虽然低温能暂时收缩血管减轻疼痛,但冷饮中的糖分和颗粒物会渗入创面,成为细菌培养皿。更危险的是吸吮动作——就像拔掉泳池排水塞形成的漩涡,口腔负压会直接抽离脆弱的新生组织。建议选择室温的淡盐水或纯净水,用杯子小口饮用,如同给伤口铺上一层“无菌水膜”。
运动达人请注意:你的肾上腺素在造反
健身爱好者常急于恢复训练,但拔牙后24小时内的剧烈运动会导致两个致命问题:心跳加速使毛细血管压力倍增,可能冲破初愈的创面;汗液中的盐分经口腔时会刺激神经末梢,产生灼烧感。曾有患者因拔牙次日参加马拉松导致颌面部血肿的案例。建议选择静态拉伸或冥想,将代谢率控制在静息状态的1.2倍以内。
饮食清单:从分子料理到婴儿辅食
术后2小时方可进食的窗口期后,食物的质地和温度需要精密控制。过热的面汤会溶解纤维蛋白网,而坚果碎屑可能像玻璃渣般嵌入牙槽窝。理想选择是40℃左右的南瓜粥或土豆泥,其β-胡萝卜素和淀粉能形成保护性胶体。切记避免酒精和辣椒素——它们就像在伤口上泼洒消毒酒精,虽杀菌却会灼伤新生肉芽组织。
隐蔽雷区:那些被忽视的日常习惯
抽烟者需特别注意,尼古丁会使末梢血管痉挛,将创面供氧量降低至正常值的30%;习惯性舔舐伤口则如同反复揭开结痂,会延长愈合时间3-5天。甚至睡姿也有讲究——平躺时头部静脉压升高,可能诱发迟发性出血,建议采用15度角的半卧位休息。
当出现持续渗血、跳动性疼痛或腐败性口臭时,提示可能发生感染或干槽症。此时切勿自行服用抗生素,因为不同菌群需要特异性药物应对。例如厌氧菌感染需配合甲硝唑,而普通球菌类则需阿莫西林。及时复诊进行专业清创,才能避免颌骨骨髓炎等严重后果。
现代牙科技术已使拔智齿成为门诊常规操作,但人体组织的愈合永远遵循自然法则。就像不能催促蝴蝶破茧,对待牙槽窝的修复也需要敬畏之心。那些暂时放弃的奶茶、健身和麻辣火锅,终将以更健康的口腔环境回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