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主要刊载河南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成果(包括新技术、新疗法、新经验等)的原始论文和学术论著,科研法规、科学管理和知识产权方面的论述,科研成果传播和转化方面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以及国内外医学科研动态和学术进展等。主编由第八届、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理事暨河南分会副会长、河南省医学科学院院长张广兴教授担任,十几位省内外医学界知名学者任编委。1992年创刊以来,在政治、学术、编辑、出版等各方面高标准、严要求,赢得了各界的肯定和好评,本刊已被多家权威期刊检索文摘、数据库收录,并被国内各医学图书馆、医学院校、科研部门和医学情报单位收藏。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河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河南省医学科学院
- 国际刊号:1004-437X
- 国内刊号:41-118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1996年获河南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PCI术后应用不同的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效果不同
关键词:术后应用, 糖蛋白Ⅱ, 替罗非班, 阿昔单抗, 发生率, 受体拮抗剂, 血运重建, 分子拮抗剂, 大出血, 安慰剂, 血小板, 类药物,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病死率, 治疗组,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效果, 急诊, 缺血性并发症, 病人
摘要:美国Brown等报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应用不同的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病人的临床结果显著不同(Am J Cardiol,2001,87: 537).对以往8项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进行总结后发现,静脉应用血小板GP Ⅱb/ Ⅲa受体拮抗剂阿昔单抗(abciximab)、eptifibatide和替罗非班(tirofiban)这一类药物可降低PCI术后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但这三种药物的结构和功能有很大差异,因此,Brown 等推测PCI术后应用阿昔单抗与小分子拮抗剂eptifibatide和替罗非班的临床效果可能不同 .为此,作者对8篇文章作了荟萃分析.该8项临床研究共纳入14 644例患者,其中治疗组8 876例,安慰剂组5 768例,治疗组中5 0 22例 (57%)应用阿昔单抗,3 854例(43%)应用小分子拮抗剂eptifibatide或替罗非班.所有患者还接受肝素和阿司匹林治疗.其中一项研究在PCI术前18~24小时开始用药,其他研究均在术前不久开始用药,PCI术后治疗时间为1~36小时不等.分析随机分组30天内的死亡、急性心肌梗死(M I)、急诊血运重建和大出血发生率,评估二类血小板GP 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临床差异.结果显示,(1)30天病死率:二类药物均不能显著降低病死率[阿昔单抗组OR为0.69,95% 可信区间(CI)为0.4~1.9;eptifibatide或替罗非班组OR为0.74,95%CI为0.43~1.28] ;(2)MI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比,只有阿昔单抗组病人MI发生率显著减低(4.3%比8.5%, OR为0.49;95%CI为0.40~0.59);eptifibatide或替罗非班对MI发生率无显著影响(OR为0 .85;95%CI为0.69~1.04);(3)急诊血运重建率:与安慰剂组相比,二组病人均显著降低(阿昔单抗组2.7%比6.2%,OR为0.42,95%CI为0.34~0.53;eptifibatide或替罗非班组为4.2%比5.5%,OR为0.76,95%CI为0.60~0.96);(4)大出血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比,只在阿昔单抗组显著增加(5.8%比3.8%,OR为1.53,95%CI为1.24~1.90),epti fibatide或替罗非班组对大出血发生率无显著影响(5.0%比4.3%,OR为1.19,95%CI为0. 94~1.52).作者认为,两类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临床效果显著不同:阿昔单抗可降低PCI 术后心肌梗死和急诊血运重建率,但增加大出血的发生率;而小分子拮抗剂eptifibatide和替罗非班仅降低急诊血运重建,但对大出血发生率无显著影响;两类药物均不降低PCI术后3 0天病死率.摘自<中国医学论坛报>2001年7月19日14版
友情链接